序號 |
姓名 |
學科 |
論文題目 |
導師 |
等級 |
年度 |
1 |
李鵬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Delta算子系統飽和控制與有限頻域性能研究 |
楊洪玖 |
省優 |
2018/2019 |
2 |
王賽男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不確定信道環境下無線異構網絡信息安全傳輸研究 |
劉志新 |
省優 |
2018/2019 |
3 |
程吉瑞 |
儀器儀表工程 |
新型空芯光子晶體纖的制備與特性研究研究 |
趙興濤 |
省優 |
2018/2019 |
4 |
張傳鑫 |
儀器儀表工程 |
交變電磁及超聲阻垢關鍵技術研究 |
韓勇 |
省優 |
2018/2019 |
5 |
郝帥 |
電氣工程 |
改進T型三電平逆變器模型預測直接功率控制 |
楊國良 |
省優 |
2018/2019 |
6 |
班紅軍 |
控制工程 |
模型參數不確定的水下機器人軌跡追蹤算法設計與實現 |
閆敬 |
省優 |
2018/2019 |
7 |
胡玉偉 |
精密儀器及機械 |
稀土光學材料的熒光及其測溫特性研究 |
徐偉 |
校優 |
2018/2019 |
8 |
華露 |
精密儀器及機械 |
基于金填充光子晶體光纖的偏振器件特性研究 |
趙興濤 |
校優 |
2018/2019 |
9 |
朱琳 |
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|
雜質鎂離子存在下電場阻垢特性的分子動力學模擬及其實驗研究 |
韓勇 |
校優 |
2018/2019 |
10 |
張健華 |
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|
單相電流源并網逆變器研究 |
郭小強 |
校優 |
2018/2019 |
11 |
文平輝 |
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|
基于不對稱抽頭變壓器的雙有源橋諧振變換器的優化控制 |
吳俊娟 |
校優 |
2018/2019 |
12 |
王立元 |
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|
基于多目標優化的無線傳感器網絡資源分配算法 |
郝曉辰 |
校優 |
2018/2019 |
13 |
張仕軍 |
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|
基于卷積神經網絡與魚類軌跡特征的水質異常狀態分析 |
程淑紅 |
校優 |
2018/2019 |
14 |
柳世瑩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基于動態增益的下三角非線性系統輸出反饋控制 |
華長春 |
校優 |
2018/2019 |
15 |
牛夢飛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非線性網絡化系統事件觸發狀態估計研究 |
李麗 |
校優 |
2018/2019 |
16 |
于洋慶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考慮用戶舒適度的智能電網需求響應與經濟調度優化算法 |
馬鍇 |
校優 |
2018/2019 |
17 |
張會霞 |
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|
基于博弈論的信息物理系統安全估計研究 |
李麗 |
校優 |
2018/2019 |
18 |
李暉 |
導航、制導與控制 |
不可靠通信網絡下的狀態估計研究 |
楊洪玖 |
校優 |
2018/2019 |
19 |
李銘 |
儀器儀表工程 |
基于稀疏表示的風電裝備傳動系統故障瞬態特征提取研究 |
李繼猛 |
校優 |
2018/2019 |
20 |
周佳樂 |
電氣工程 |
三相級聯型光伏并網逆變器研究 |
郭小強 |
省優 |
2017/2018 |
21 |
郝策 |
控制工程 |
移動機器人路徑規劃與軌跡跟蹤控制算法研究 |
王洪斌 |
省優 |
2017/2018 |
22 |
劉學梅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面向智能電網需求側響應的合作中繼網絡資源分配 |
馬鍇 |
省優 |
2017/2018 |
23 |
齊曉賓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并聯快速學習網算法研究及其在循環流化床鍋爐中的應用 |
李國強 |
省優 |
2017/2018 |
24 |
王從善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面向需求側響應的智能電網定價策略設計與優化 |
馬鍇 |
省優 |
2017/2018 |
25 |
于東東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基于非完整信息的網絡化系統非線性濾波研究 |
李麗 |
省優 |
2017/2018 |
26 |
張捷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異構非線性多智能體系統的分布式魯棒控制研究 |
羅小元 |
省優 |
2017/2018 |
27 |
孫小棋 |
生物醫學工程 |
神經反饋訓練干預腦功能狀態作用研究 |
李昕 |
省優 |
2017/2018 |
28 |
郭全麗 |
儀器儀表工程 |
大載流滑動電接觸軌道表面微小損傷檢測方法研究 |
張玉燕 |
省優 |
2017/2018 |
29 |
李群 |
測試計量技術與儀器 |
基于微弱信號識別的鋼結構損傷識別方法研究 |
時培明 |
校優 |
2017/2018 |
30 |
方亮星 |
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|
基于商空間粒計算的電力系統經濟調度研究 |
李學平 |
校優 |
2017/2018 |
31 |
張雪 |
電氣工程 |
電網電壓不平衡情況下三電平光伏逆變器控制研究 |
郭小強 |
校優 |
2017/2018 |
32 |
羅佩 |
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|
基于Fano 共振的表面等離子MDM 波導傳感特性研究 |
陳穎 |
校優 |
2017/2018 |
33 |
艾紅玲 |
控制工程 |
間隙影響下軋機主傳動系統振動特性分析與控制 |
劉爽 |
校優 |
2017/2018 |
34 |
高露 |
控制工程 |
基于QoS保證的雙層Femtocell網絡資源優化研究 |
劉志新 |
校優 |
2017/2018 |
35 |
于丹琦 |
控制工程 |
基于智能優化算法的太陽能光伏系統辨識及MPPT研究 |
吳忠強 |
校優 |
2017/2018 |
36 |
陳彬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循環卷積并聯極端學習機的研究與應用 |
李國強 |
校優 |
2017/2018 |
37 |
胡淑兵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考慮用戶滿意度和用電成本的智能電網負荷優化調度策略 |
馬鍇 |
校優 |
2017/2018 |
38 |
李揚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基于ECMS的通勤混合動力汽車實時優化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|
焦曉紅 |
校優 |
2017/2018 |
39 |
劉佳佳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基于MAB算法的水聲協作通信網絡中繼選擇策略研究 |
李鑫濱 |
校優 |
2017/2018 |
40 |
李進柏 |
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|
基于改進花授粉算法的煤粉鍋爐燃燒優化應用研究 |
牛培峰 |
校優 |
2017/2018 |
41 |
蘇曉 |
儀器儀表工程 |
基于多穩隨機共振的滾動軸承故障特征提取及診斷方法研究 |
時培明 |
校優 |
2017/2018 |
42 |
趙志勇 |
儀器儀表工程 |
含多孔硅層的表面覆膜波導光柵傳感特性研究 |
陳穎 |
校優 |
2017/2018 |
43 |
李磊朋 |
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|
稀土摻雜鎢酸鈣晶體的上轉換熒光和測溫特性研究 |
鄭龍江 |
省優 |
2016/2017 |
44 |
賈曉瑜 |
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|
三相電流源并網變換器調制與控制技術研究 |
郭小強 |
省優 |
2016/2017 |
45 |
陳科 |
控制工程 |
基于改進磷蝦群算法的汽輪機組最優運行初壓研究 |
牛培峰 |
省優 |
2016/2017 |
46 |
苑晨亮 |
控制工程 |
基于大規模聚合空調的智能電網負荷控制與優化 |
馬鍇 |
省優 |
2016/2017 |
47 |
王媛媛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一類關聯非線性時滯系統的輸出反饋控制 |
華長春 |
省優 |
2016/2017 |
48 |
陳一明 |
儀器儀表工程 |
紅外熱像儀測溫精度的研究 |
張玉存 |
省優 |
2016/2017 |
49 |
李玉慈 |
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|
一種諧振型雙有源橋DC-DC變換器研究 |
吳俊娟 |
校優 |
2016/2017 |
50 |
張坤 |
電氣工程 |
基于改進小波-原子稀疏分解算法的超短期風電出力預測 |
曲正偉 |
校優 |
2016/2017 |
51 |
楊芳梅 |
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|
基于神經肌肉功能耦合的腦肌電多尺度同步分析方法研究 |
謝平 |
校優 |
2016/2017 |
52 |
游雅暉 |
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|
全光中繼空間光通信的協作方案及性能研究 |
韓立強 |
校優 |
2016/2017 |
53 |
安淑君 |
精密儀器及機械 |
基于隨機共振理論的機械設備故障微弱信號檢測方法研究 |
時培明 |
校優 |
2016/2017 |
54 |
馮美玉 |
控制工程 |
改善汽車發動機轉速跟蹤暫態性能的控制策略研究 |
焦曉紅 |
校優 |
2016/2017 |
55 |
陳玉東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經顱磁聲刺激作用下神經元放電節律研究 |
袁毅 |
校優 |
2016/2017 |
56 |
李光輝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電子節氣門有限時間位置跟蹤控制及其硬件在環實驗驗證 |
焦曉紅 |
校優 |
2016/2017 |
57 |
李仕一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基于魯棒功率控制的雙層飛蜂窩網絡干擾管理研究 |
劉志新 |
校優 |
2016/2017 |
58 |
張鵬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非理想信道狀態信息下無線異構網絡資源優 |
劉志新 |
校優 |
2016/2017 |
59 |
梁凱 |
儀器儀表工程 |
基于深度學習的風電機組齒輪箱故障特征提取和智能分類研究 |
時培明 |
校優 |
2016/2017 |
60 |
韓瑞靜 |
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|
環形配電網的等效模型及LFS-APF諧波抑制方案的研究 |
孫孝峰 |
省優 |
2015/2016 |
61 |
郝彥叢 |
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|
論文題目微電網分布式儲能單元分散式荷電狀態平衡控制策略研究 |
孫孝峰 |
省優 |
2015/2016 |
62 |
賀冉 |
電氣工程 |
三相四橋臂光伏逆變器漏電流抑制研究 |
郭小強 |
省優 |
2015/2016 |
63 |
苗東凱 |
控制工程 |
神經群模型的觀測器設計 |
劉仙 |
省優 |
2015/2016 |
64 |
李勇 |
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|
基于單目視覺的道路信息提取與智能預警 |
丁偉利 |
省優 |
2015/2016 |
65 |
李培 |
儀器科學與技術 |
基于多穩隨機共振的機械微弱故障信號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|
時培明 |
省優 |
2015/2016 |
66 |
張雷強 |
儀器儀表工程 |
基于溫度場的大型熱態軸類鍛件內部空洞檢測研究 |
張玉存 |
省優 |
2015/2016 |
67 |
程明星 |
導航、制導與控制 |
考慮非線性特性及干擾的汽車磁流變半主動懸架系統控制 |
焦曉紅 |
校優 |
2015/2016 |
68 |
李建 |
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|
無變壓器型三相三電平光伏并網逆變器漏電流抑制研究 |
郭小強 |
校優 |
2015/2016 |
69 |
陳迎亞 |
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|
康復運動中腦肌電融合及同步分析方法研究 |
謝平 |
校優 |
2015/2016 |
70 |
董晶 |
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|
基于光學Tamm態耦合的光子晶體傳感特性研究 |
陳穎 |
校優 |
2015/2016 |
71 |
劉偉靜 |
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|
面向可靠性的無線傳感網分布式能量意識拓撲優化算法研究 |
郝曉辰 |
校優 |
2015/2016 |
72 |
師榮艷 |
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|
短期電力負荷序列混沌特性分析及預測方法研究 |
張淑清 |
校優 |
2015/2016 |
73 |
成龍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RBF-ARX模型的優化設計及在板形控制中的應用研究 |
張秀玲 |
校優 |
2015/2016 |
74 |
王昕懿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基于無速度傳感器的DFIG最大風能捕獲控制研究 |
吳忠強 |
校優 |
2015/2016 |
75 |
韓珍珍 |
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|
基于極值學習機的模塊化模型辨識及控制 |
唐英干 |
校優 |
2015/2016 |
76 |
石佳 |
儀器儀表工程 |
一維空氣柵光子晶體傳感特性研究 |
陳穎 |
校優 |
2015/2016 |
77 |
蘇翠嬌 |
儀器儀表工程 |
AMD和EMD方法在滾動軸承故障診斷中的應用研究 |
時培明 |
校優 |
2015/2016 |
78 |
申彥峰 |
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|
用于獨立光伏發電系統的LLC集成型三端口直流變換器研究 |
孫孝峰 |
省優 |
2014/2015 |
79 |
范卉青 |
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|
多孔硅表面缺陷腔光子晶體的傳感特性研究 |
陳穎 |
省優 |
2014/2015 |
80 |
呂夢菲 |
控制工程 |
基于Multi-Agent-System的微電網分散協調控制研究 |
竇春霞 |
省優 |
2014/2015 |
81 |
徐夏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基于改進粒子群算法和支持向量機的高爐爐溫預測建模研究 |
關新平 |
省優 |
2014/2015 |
82 |
陳澤濤 |
生物醫學工程 |
基于腦電信號分析的AD早期評估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|
李昕 |
省優 |
2014/2015 |
83 |
宋海彬 |
儀器儀表工程 |
綠激光掃描的鍛件熱態尺寸測量系統中影響測量精度因素的研究 |
張玉存 |
省優 |
2014/2015 |
84 |
王亞超 |
儀器儀表工程 |
基于局部均值分解的旋轉機械故障診斷技術研究 |
孟宗 |
省優 |
2014/2015 |
85 |
仇江峰 |
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|
寬輸入范圍Buck-Boost+LLC級聯變換器的研究 |
孫孝峰 |
校優 |
2014/2015 |
86 |
劉文釗 |
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|
三相光伏并網逆變器故障穿越技術研究 |
郭小強 |
校優 |
2014/2015 |
87 |
汝小月 |
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|
基于博弈論的無線傳感器網絡信道分配及節能優化研究 |
郝曉辰 |
校優 |
2014/2015 |
88 |
賈文靜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基于改進型神經網絡的風力發電系統預測及控制研究 |
吳忠強 |
校優 |
2014/2015 |
89 |
王金樂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兩層Femtocell 網絡中基于信道增益不確定的魯棒功率控制 |
劉志新 |
校優 |
2014/2015 |
90 |
吳昌韓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永磁同步電機魯棒控制及故障識別研究 |
吳忠強 |
校優 |
2014/2015 |
91 |
于彩霞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一類網絡化非線性系統的控制及應用 |
華長春 |
校優 |
2014/2015 |
92 |
趙亮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冷帶軋機板形云推理控制可視化仿真研究 |
張秀玲 |
校優 |
2014/2015 |
93 |
趙雙雙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軋機機電耦合主傳動系統扭振分析及時滯反饋控制研究 |
劉爽 |
校優 |
2014/2015 |
94 |
郭聰珊 |
生物醫學工程 |
基于運動行為控制的鯉魚小腦腦區的研究 |
彭勇 |
校優 |
2014/2015 |
95 |
曾秋菊 |
儀器儀表工程 |
光學式甲烷檢測系統設計及其信號處理方法研究 |
王書濤 |
校優 |
2014/2015 |
96 |
宋妍 |
儀器儀表工程 |
表面肌電特征提取及虛擬康復系統設計 |
謝平 |
校優 |
2014/2015 |
97 |
胡寶珠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基于無線蜂窩網絡的多點協同通信能效性優化控制算法研究 |
溫淑煥 |
省優 |
2013/2014 |
98 |
李雪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軋機主傳動耦合系統振動特性及時滯反饋控制研究 |
劉爽 |
省優 |
2013/2014 |
99 |
劉會軍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神經群模型中癲癇狀棘波的動力學分析與控制 |
劉仙 |
省優 |
2013/2014 |
100 |
何宇 |
電氣工程 |
三相并網逆變器的孤島檢測研究 |
漆漢宏 |
校優 |
2013/2014 |
101 |
馬培培 |
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|
中風康復運動中腦肌電同步分析 |
謝平 |
校優 |
2013/2014 |
102 |
王文躍 |
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|
基于粒子群優化的光子晶體環形腔傳感特性研究 |
陳穎 |
校優 |
2013/2014 |
103 |
李忠輝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基于人工神經網絡的Hammerstein模型辨識及應用 |
唐英干 |
校優 |
2013/2014 |
104 |
王蔚乾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基于多智能體的分布式發電系統能量管理切換控制 |
竇春霞 |
校優 |
2013/2014 |
105 |
李紅紅 |
生物醫學工程 |
腦電數據分析方法及其在壓力情感狀態評估中的應用 |
李昕 |
校優 |
2013/2014 |
106 |
韓俊霞 |
儀器儀表工程 |
基于綠激光掃描的大型鍛件熱態尺寸在線測量方法研究 |
張玉存 |
校優 |
2013/2014 |
107 |
賈楠 |
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|
無線傳感器網絡多徑路由及抗干擾算法研究 |
郝曉辰 |
省優 |
2013 |
108 |
劉丹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基于拓撲連通性的多智能體系統目標追蹤群集控制 |
羅小元 |
省優 |
2013 |
109 |
李紹寶 |
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|
多智能體系統群集控制與分布式拓撲結構優化 |
羅小元 |
省優 |
2013 |
110 |
顧海燕 |
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|
基于EMD時頻分析的旋轉機械故障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|
孟宗 |
校優 |
2013 |
111 |
李書茉 |
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|
非均勻光照下文本圖像二值化方法的研究 |
溫江濤 |
校優 |
2013 |
112 |
姜一達 |
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|
基于母線電壓下垂法的直流微電網能量控制研究 |
孫孝峰 |
校優 |
2013 |
113 |
李俊義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超混沌系統的反同步控制及其在圖像加密中的應用 |
劉福才 |
校優 |
2013 |
114 |
劉東樂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雙饋型風力發電機組的模糊滑模自適應控制 |
竇春霞 |
校優 |
2013 |
115 |
牟偎偎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基于模糊理論的圖像分割算法研究 |
唐英干 |
校優 |
2013 |
116 |
朱景海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機器人末端接觸力反饋控制的研究 |
溫淑煥 |
校優 |
2013 |
117 |
高娟娟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典型空間操作機構地面模擬與空間應用控制技術研究 |
劉福才 |
省優 |
2012/2013 |
118 |
韓喬妮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基于功率控制的雙層Femtocell網絡干擾管理研究 |
關新平 |
省優 |
2012/2013 |
119 |
王小成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基于博弈論的認知無線電網絡頻譜資源共享研究 |
關新平 |
省優 |
2012/2013 |
120 |
丁雪娟 |
測試計量技術與儀器 |
基于EMD和隨機共振的機械故障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|
時培明 |
校優 |
2012/2013 |
121 |
高曉陽 |
測試計量技術與儀器 |
稀土摻雜氟氧微晶玻璃上轉換及其溫度特性的研究 |
鄭龍江 |
校優 |
2012/2013 |
122 |
張學 |
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|
風力發電系統網側變流器故障穿越控制研究 |
郭小強 |
校優 |
2012/2013 |
123 |
郭磊 |
電氣工程 |
基于自適應陷波器的微電網信息提前及應用 |
殷桂梁 |
校優 |
2012/2013 |
124 |
齊艷德 |
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|
基于三級濾光的大型鍛件紅外測溫技術的研究 |
張玉存 |
校優 |
2012/2013 |
125 |
張亞曉 |
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|
基于功率控制與信道分配的WSN拓撲優化算法研究 |
郝曉辰 |
校優 |
2012/2013 |
126 |
邵士凱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多智能體系統最優持久編隊生產與圓形編隊控制 |
羅小元 |
校優 |
2012/2013 |
127 |
楊金昭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基于Multi-agent的電力系統暫態穩定分散協調控制 |
竇春霞 |
校優 |
2012/2013 |
128 |
張艷欣 |
導航、制導與控制 |
基于逆模糊模型的非線性系統控制算法研究 |
劉福才 |
省優 |
2012 |
129 |
韓娜妮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基于一致性協議的多智能體系統分布式編隊控制研究 |
羅小元 |
省優 |
2012 |
130 |
劉文龍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廣義預測控制快速算法及收斂性研究 |
陳志旺 |
省優 |
2012 |
131 |
鄭慶超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無線傳感器網絡節能分簇算法研究 |
劉志新 |
省優 |
2012 |
132 |
侯風茂 |
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|
平面運動鏈拓撲胚圖與拓撲圖的統一綜合及其計算機實現 |
丁華鋒 |
省優 |
2012 |
133 |
曾健 |
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|
分布式系統諧波電壓振蕩APF抑制 |
孫孝峰 |
校優 |
2012 |
134 |
趙玉春 |
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|
基于混沌分形與模糊聚類的滾動軸承故障診斷 |
張淑清 |
校優 |
2012 |
135 |
毛純純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基于廣域信息的電力系統分散協調勵磁控制 |
竇春霞 |
校優 |
2012 |
136 |
王艷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迭代學習控制算法的設計及應用研究 |
王洪斌 |
校優 |
2012 |
137 |
關雅娟 |
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|
微網中三相電壓源逆變器控制技術研究 |
鄔偉揚 |
省優 |
2011 |
138 |
喬雷杰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基于智能優化算法的Wiener模型辨識 |
唐英干 |
省優 |
2011 |
139 |
葉彩紅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基于IEEE802.11b無線網絡控制系統的建模與控制 |
華長春 |
省優 |
2011 |
140 |
趙靜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平面單鉸和復鉸運動鏈的統一建模和自動綜合 |
丁華鋒 |
省優 |
2011 |
141 |
胡遠婷 |
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|
針對口腔腫瘤的熒光診斷技術的實驗研究 |
鄭龍江 |
校優 |
2011 |
142 |
齊飛 |
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|
級聯型多電平變流器新型載波相移SPWM技術研究 |
王立喬 |
校優 |
2011 |
143 |
梅志松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雙液壓缸驅動系統的魯棒同步控制 |
焦曉紅 |
校優 |
2011 |
144 |
袁俊英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機器人力/位置的耗散性魯棒控制 |
溫淑煥 |
校優 |
2011 |
145 |
孟令杰 |
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|
三相逆變器波形庫控制技術 |
孫孝峰 |
省優 |
2010 |
146 |
鄺鈺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基于BACKTEPPING方法的幾類非線性系統控制研究 |
吳忠強 |
省優 |
2010 |
147 |
宋佳秋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連續混沌系統的同步方法研究 |
劉福才 |
省優 |
2010 |
148 |
邸秋艷 |
模式識別與智能控制 |
基于Tsallis熵的閾值圖像分割方法研究 |
唐英干 |
省優 |
2010 |
149 |
王哲 |
模式識別與智能控制 |
廣義預測控制改進算法研究及應用 |
溫淑煥 |
省優 |
2010 |
150 |
張彥柳 |
模式識別與智能控制 |
基于改進模糊聚類的模糊建模方法及其應用研究 |
劉福才 |
省優 |
2010 |
151 |
張婷婷 |
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|
基于DSP的開關磁阻電機直接瞬時轉矩控制研究 |
漆漢宏 |
省優 |
2008 |
152 |
韓永成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驅動連鑄結晶器的液壓伺服系統自適應控制研究 |
方一鳴 |
省優 |
2008 |
153 |
任麗娜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風力發電系統穩定運行及最大風能捕獲的魯棒控制 |
焦曉紅 |
省優 |
2008 |
154 |
趙琳琳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液壓伺服驅動的冷帶軋機厚控系統魯棒自適應控制研究 |
方一鳴 |
省優 |
2008 |
155 |
丁希生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循環流化床鍋爐床溫模糊控制系統的研究 |
牛培峰 |
校優 |
2008 |
156 |
張江燕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內燃機的非線性控制及其在先進動力系統中的應用 |
焦曉紅 |
校優 |
2008 |
157 |
文毅 |
電工理論與新技術 |
雙耦合繞組反激式單級功率因數校正變換器研究 |
趙清林 |
省優 |
2007 |
158 |
竇富萍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五機架冷連軋機軋制規程優化設計及模型自學習研究 |
楊景明 |
校優 |
2007 |
159 |
吳云雙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時延網絡控制系統的穩定性分析 |
吳忠強 |
校優 |
2007 |
160 |
劉同栓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連續混沌系統的控制與同步方法研究 |
關新平 |
省優 |
2006 |
161 |
孫立萍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基于T-S模型的模糊識別方法及其應用研究 |
劉福才 |
省優 |
2006 |
162 |
譚拂曉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基于無源化的幾類混沌系統控制研究 |
吳忠強 |
省優 |
2006 |
163 |
陳桂濤 |
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|
全數字化無主從逆變電源并聯控制研究 |
張純江 |
校優 |
2006 |
164 |
梁曉明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時滯系統模型預測控制算法及混沌系統預測控制同步研究 |
劉福才 |
校優 |
2006 |
165 |
陳穎 |
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|
光纖光柵在偏振模色散補償系統的應用研究 |
李志全 |
省優 |
2005 |
166 |
歐陽高翔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腦電非線性動力學分析:癲癇發作預測 |
李小俚 |
省優 |
2005 |
167 |
何宴輝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混沌系統的控制與應用研究 |
關新平 |
校優 |
2004 |
168 |
劉仙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冷連軋機速度系統魯棒控制研究 |
方一鳴 |
校優 |
2004 |
169 |
陳彩蓮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Takagi-Sugeno模糊時滯系統的穩定性分析與綜合 |
關新平 |
省優 |
2003 |
170 |
劉志新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ABR業務流量擁塞控制方法研究 |
關新平 |
省優 |
2003 |
171 |
張君正 |
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|
微分干涉式光纖高壓電流傳感器的研究 |
劉彬 |
校優 |
2003 |
172 |
張群亮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不確定系統的魯棒控制與濾波 |
關新平 |
校優 |
2003 |
173 |
華長春 |
控制理論及控制工程 |
非線性時滯系統的魯棒穩定性分析及控制 |
關新平 |
校優 |
2002 |
174 |
范正平 |
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|
混沌控制、同步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應用 |
關新平 |
校優 |
2002 |